浅析儒家人性论
引入
众所周知,宋明以来,朱熹等大儒主张“性本善”即天理本善,在中国传统教育读本《三字经》中,也提到了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。这种“性本善论”,在宋朝以来,一直作为儒家的“经典”影响着我们。可以说提出“人性善”是儒家的一大贡献。那么这种人性善,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?
人与动物的区别
“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
“舜……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。及其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御也“《孟子·告子下》
这里孟子用两个“几希”,谈人与动物的区别。第一个“几希”,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很小,普通百姓丢掉它,君子留着它。第一个“几希”,说舜和野人的差别很小,就是看到善的东西,产生很大的共鸣。
我们知道舜是非常有德行的君子,野人就是未受教化的人,他们之间的差距就是对“善”的共鸣,因此“善”是人与动物很大的一个区别。这样说来,庶民去的,君子存的,也就是善了,那么,为什么同样是人,存有善却可以失去呢?
先秦性善论
众所周知,孟子在与告子“无善无恶论”的一次次争辩中,建立提出了“性善论”。但是这个性善,说的是性向善,而不是朱熹所说的性本善呢。
孟子曰:“牛山之木尝美矣,以其郊于大国也,斧斤伐之, 可以为美乎?是其日夜之所息,雨露之所润,非无萌蘖之生焉, 牛羊又从而牧之,是以若彼濯濯也。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岂山之性也哉?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就是说,牛山上的花草树木,可以被砍伐,但是只要停止砍伐,花草树木便又可以生长出来了。这个比喻说的是,人的“性”就像这花草树木,不是固定的花草树木(善),也不是固定的光秃秃的(恶),而是如果没人砍伐,也没有甘露,就没有变化的一种即没有“本”的“性”。而在这个比喻中,也可以看出,“善的性”到底是什么?是"能够"长出花草树木,只要给它机会,它就会长出新的芽,即不被破坏就趋向于善
在孟子与告子的争辩中,说过这样的话:“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;人无有不善,水无有不下。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就是说人性的善,就好比水向下流,人没有不向善的,谁也没有不向下流的。以此辩驳告子的“无善无恶论”。水流是一种趋势,人向善也是一种趋势。
因此孟子所说的善,不是性本善,而是性向善。庶民去的,君子存的,就是是否走向了善这条道路。
而孔子,甚至未提性善或者恶,而是说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。孔子说“性相近”,而不是“性相同”,说明他说的“性”是没有特定作用的本质,而是发展的方向相似。而后来的习相远,说的是经过后天的教育,每个人的“性”,产生了非常大的不同。这更说明了性不是本善的,而是教育得到的。
那么,朱熹说性本善,是很大的错误吗?
朱熹的性本善及对现在的意义
朱熹说性本善,实际上给我们一种信仰,即人性善是一种价值预设,是一种信仰。在这种信仰之下,相信人性善人们在做恶事的时候,会有一种心理障碍。相似的,人性恶也是一种信仰。如果相信人性恶,那么在社会的互害中,也心安理得。
把人性善当成信仰,在今天无神论的中国社会,提供了人向善的动力。